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收藏 > 【翡翠百科】揭秘!翡翠交易中的自然陷阱
如果说股市的警示语是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须慬慎”,那么赌石的警示语就应该是“赌石有陷井,入市须壮胆”。
有人看皮壳表现很好,出大价钱几十万几百万买进,一刀解开,玉质很差,只值几万几千,甚至分文不值,行话叫“解垮”,解垮了血本无归,倾家荡产,就叫“一刀穷”。解垮的人甚觉脸面无颜,消声并息,知道的人越少越好。
有人看皮壳一般,谈成小价钱几万十几万买下,一刀解开,玉质极好,价值几百万几千万,叫做“解涨”,解涨了自然一夜间爆富,就叫“一刀富”。解涨的人认为财神光顾,常放鞭炮庆喜,旁边的人都想沾点财气,乐于道喜,喜讯一传十十传百,人人知道。
所以,咋听起来,涨的故事多垮的故事少,而实际是,涨的少垮的多,故行话说“多看少买,十解九拽”。
不过有趣的是,有人一刀解垮了,看着两半石头不甘心,再解,一刀下去,玉质又好了,转悲为喜。也有人看着解开的两半石头,与原来的判断相差太大,已经灰心,不过认为还有卖样,赶紧卖出去,把近百万的本钱捞回来,殊不知买的人拿去切一刀,又大涨特涨值上千万,卖家闻知,又气得吃不下睡不着“几个月都心情不好”。
当然,皮壳是内部玉质风化后的外部表现,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规律,有些行话表述了这些规律,如“宁买一线不买一片”、“绿随廯走”、“沙粗种粗、沙细种细”、“龙到处有水”等等。都可以用矿物学的理论给予阐释。很多皮壳表现的行话名称,如白沙皮、黄盐沙、乌沙、蟒带、松花等,形象且具有代表性,也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。
但是,同一块赌石同一个皮壳,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看法,各人赌种、赌水、赌色、赌裂,确实难于一致。所以毛料的买家们如果是好朋友,经常会互问:“你看多少(万)?”直接用钱度量。同一块石头,有的看到二十万,有的却看到三百万,相差可以数十倍。有的行家高手,掌握规律较好,交易时又能“剑胆琴心”,所以赢多输少,总体是赢,自然越做越大。当然,这需要若干年用自己数十万上百万的钱“真刀真枪”的买卖积累,用别人的钱是学不出来的。常见有大钱的新入行者找“专家”帮买毛料,就应该找这些有经历有业绩的高手,这些才是真正的专家而不是“砖家”。
数百年来,赌石的交易都是凭眼力看石头,叫“相玉”。相玉靠的是技术、经验、胆略加运气,赌涨了自享,赌垮了自认。所以,赌石处处有陷井,这种陷井与生俱来,尤如急流之漩窝,大海之巨浪,没有任何行政部门来为你“保驾护航”。